ThousandEyes評估AWS、Azure和GCP之間的關鍵性能差異
在選擇雲端服務供應商時,必須考慮許多因素,從效能到價格等等,都需納入評估。事實上,許多組織已經進行了這個過程,現在正在評估採用多家雲端服務供應商,並分析哪些工作負載最適合哪家供應商。
當談到價格與效能的組合時,像Cloud Spectator這樣的公司已經展示了亞馬遜、微軟、谷歌等大型雲端供應商,與更專業的供應商之間的差異。然而對於許多組織來說,選用這三大供應商是必須的。
ThousandEyes整理了一份聲稱是業界首份評估這些公有雲巨頭全球效能的報告。該報告分析了超過1億6千萬個數據點,發現它們在運作上存在細微但關鍵的差異。
例如,AWS在連線方式上與其他公司有所不同。AWS的流量僅在接近目標區域時,才進入其架構骨幹;舉例來說,從新加坡傳送的流量會經過多家服務供應商,才進入達拉斯的亞馬遜系統。
報告中簡潔地解釋了原因:「AWS選擇將流量路由經由網際網路,而其他兩大供應商則使用內部骨幹網路,這可能與每家服務供應商的演進歷史有關。谷歌和微軟擁有歷史優勢。而目前公有雲服務的市場領導者AWS,一開始專注於快速提供服務上市,而非建構龐大的骨幹網路。」
在網路效能方面,研究發現整體結果相當一致,但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則有例外。該報告比較了這些雲端巨頭在美國東部數據中心(AWS和谷歌位於阿什本,微軟位於理治蒙)與不同地理位置之間的雙向延遲。自然而然,北美和歐洲的時間最快,亞洲和大洋洲則較慢。但在延遲波動方面,北美和亞洲則最為嚴重。
觀察個別國家,印度的情況相當有趣。從每家供應商的孟買區域來看,谷歌的表現較為低落,尤其是與歐洲的連線,延遲近乎是歐洲的三倍。但在延遲變化方面,AWS在亞洲地區則有較大困難,不過所有供應商在亞洲的表現都不太理想。報告指出:「如此巨大的波動可能會影響使用者體驗,這很可能對應到亞洲網路品質相對較差的情況。
報告也探討了多雲端效能,結果在這方面則相當一致。AWS/Azure、Azure/GCP和GCP/AWS之間的封包遺失率均為0.01%。報告解釋道:「多雲端效能反映了共生關係。雲端供應商之間的流量幾乎從未離開這三大供應商的骨幹網路,因此在端到端的通訊中,損失和抖動都可忽略不計。
ThousandEyes產品行銷經理Archana Kesevan表示:「邁向數位轉型並踏入雲端服務的跨國組織,在做出全球多雲端決策時,需要了解主要公有雲端服務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效能差異。